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

拜訪匠師090425

郭志郎先生,是這次參與蕭氏家廟修復工程的交趾陶司傅。在勘查時唯一能夠辨識的題材就只剩「七賢過關」和「八仙過海」了。而在蕭董事長要求需仿古修繕之下,郭志郎先生以葉王作品的神韻,仿塑了「七賢過關」和「八仙過海」這兩個題材。除了這兩個題材外,尚有「陸羽品茶」、「五子奪魁」、「五老觀陽」、「淵明愛菊」、「茂叔賞蓮」、「和靖咏梅」、「太白醉酒」、「羲之愛鵝」、「蕭和月下追韓信」、「招財進寶」、「七賢過關」、「八仙過海」。在這些作品中,不難看見所代表的吉祥寓意和高貴雅氣。




郭志郎先生接觸交趾陶已經有卅十餘年了,從小因叔叔(郭慶助先生)從事交趾陶事業,好奇心的他常常在叔叔工作室的桌下捏塑自己的作品,不時也會探頭望桌上的作品,試著仿塑一樣的形狀。在濡目染之下,郭志郎先生喜歡上了交趾陶,至今他還記得第一件便帶著郭志郎學做交趾陶。一直到初中,叔叔覺得郭志郎的才華不能被埋沒,需要經驗更高司傅指導,於是郭志郎在初中的時候,正式拜林再興司傅為師。

在學習過程中,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失敗。支撐郭志郎先生的不只有自己另一半,最大的推力莫過於自己的「毅力」和「興趣」。他說:「一個好的東西就算是做失敗了也能不放棄。就是因為自己的興趣和毅力堅持,支撐著研究動力,才會有好的作品」。郭志郎先生有著代表自己的座右銘「真、善、美」,「真」代表作品的真實感;「善」懷有一顆善良的心;「美」做到最美、完整,這是他對人生不變的態度。


此作品郭志郎先生花了數次的工夫才成功

想必每個司傅在一生中都有自己的代表作,郭志郎先生認為自己並沒有畢生最具代表的作品,不是郭志郎先生沒有才藝,而是他認為自己還在學習。郭志郎:「小的時候,我問過葉進祿先生一樣的問題,當時葉進祿先生已經八十幾歲了,他回答我自己還在學習。」這番話讓郭志郎先生非常震驚,已經做了六、七十年了的老司傅,畢生都是一直在學習,讓郭志郎先生覺得自己作品還稱不上「代表作」這三個字。郭志郎先生還半開玩笑的說:「等我哪一天死了,我的作品都是畢生代表作,而且我希望我的作品是要給下一代、下下一代或更下一代的子孫們看見,這是我對交趾陶的信念堅持。」
傳統工藝逐漸被商業化,郭志郎先生認為這樣的商業化作品,並沒有文化價值存在,不具任何意義、內涵和真實感,只是花便宜的錢在裝飾上做醜陋的點綴。影響力最深的莫過於大陸,許多匠師紛紛在大陸設廠,作品不但被商業化和大量生產,影響著臺灣傳統工藝傳承和技藝保留。而這些商業化作品,卻充斥著全臺灣。